2025年4月9日下午,素质教育学院就创业课程教研室组织召开集体备课会,张云霞副校长出席会议并开展专题调研和指导。招生就业处相关工作人员及本学期承担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专兼职教师参会。会议由素质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苏和平主持。
在教学研讨环节,教研室骨干教师李静首先就“职业环境探索”教学模块进行了系统分享。她从学情分析入手,指出当前学生在职业认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详细阐述了包括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理念与方法以及预期教学效果在内的完整教学设计方案。与会教师积极参与讨论,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分享了在不同专业背景下实施该教学模块的具体做法和心得体会。

蒋芳老师围绕“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讲解。她从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与精神、职业行为习惯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与方法。在讨论环节,她特别针对职业使命感培养这一难点问题,引导与会教师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展开研讨。来自各二级学院的教师代表踊跃发言,就如何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进行了充分交流。

教研室主任王远霞老师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了职业规划大赛的指导经验以及课程改革,对生涯咨询室建设计划等工作进行了具体说明。
张云霞副校长就如何以职业素养培养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她指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一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教材改革,如开发活页式、手册式、融媒体等新形式教材;创新教学方法,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依托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职业使命感;构建阶梯式培养体系,分年级设计教学内容;促进课程融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有机衔接。二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一站式"流动生涯咨询室,下沉服务到社区;加强软硬件建设,打造个性化咨询服务;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定期与招生就业处等部门进行交流;整合就业指导资源,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作用。三是强化保障机制建设。加强专业化教学团队建设和课程改革;凝练成果,积极申报"十五五"国家规划教材和教学成果奖;制定2025—2030年发展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加大资源投入,保障课程建设和改革经费。最后,张云霞副校长强调,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职业规划大赛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职业使命感。有关部门、二级学院要通力协作,共同推动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做大、做强、做优。
(素质教育学院 王远霞 供稿)